試驗儀器檢定/校準完成后,如何對檢定/校準報告進行確認?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相關規范的要求。
CNAS要求:
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
5.6.2.1 校準
5.6.2.1.1 對于校準實驗室,設備校準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應確保實驗室所進行的校準和測量可溯源到國際單位制(SI)。
校準實驗室通過不間斷的校準鏈或比較鏈與相應測量的 SI 單位基準相連接,以建立測量標準和測量儀器對 SI 的溯源性。對 SI 的鏈接可以通過參比國家測量標準來達到。國家測量標準可以是基準,它們是 SI 單位的原級實現或是以基本物理常量為根據的 SI 單位約定的表達式,或是由其他國家計量院所校準的次級標準。當使用外部校準服務時,應使用能夠證明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實驗室的校準服務,以保證測量的溯源性。由這些實驗室發布的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范聲明的測量結果。
CNAS-CL52《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應用要求》
5.6.1 應注意到并非實驗室的每臺設備都需要校準,實驗室應評估該設備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分析其不確定度對總不確定度的貢獻,合理地確定是否需要校準。對不需要校準的設備,實驗室應核查其狀態是否滿足使用要求;對需要校準的設備,實驗室應在校準前確定該設備校準的參數、范圍、不確定度等,以便送校時提出明確的、針對性的要求。實驗室應根據校準證書的信息,判斷設備是否滿足方法要求。
依據規范要求,應該從以下方面對檢定/校準報告進行確認:
一、檢定/校準單位的資格
對于一般的檢測機構,很難通過不間斷的校準鏈或比較鏈與相應測量的 SI 單位基準相連接,以建立測量標準和測量儀器對 SI 的溯源性。大部分都是委托外部檢定/校準單位對儀器進行檢定/校準。 所以要對檢定/校準單位的資格進行確認。
二、檢定/校準單位的檢測能力
檢定/校準單位應在授權范圍內,出具校準報告或證書,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范聲明的測量。因此需要對授權文件的標識、校準實驗室認可/實驗室的授權范圍進行確認。
三、檢定/校準證書的溯源性
測量結果能否溯源到國家或國際基準,是否滿足實驗室檢測或校準要求,是否提供了測量不確定度。
四、儀器具體檢測參數數據的確認
